当前位置: 信息公开 >> 公开目录 >> 党政办公室 >> 正文
  • 信息公开申请

    • 部门名称:
       
    • 辽宁工业大学
      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
    • 受理时间:
       
    • 工作日 08:30-11:30
      工作日 14:00-16:30
    • 办公地址:
       
    • 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士英街
      169号第三教学楼3-407室
    • 联系电话:
    • 0416-4198417
    • 传真号码:
    • 0416-4198642
    • 邮政编码:
    • 121001
    • 电子邮箱:
    • lgdxxgkb@163.com
  • 信息公开监督

    • 监督部门:
       
    • 辽宁工业大学
      信息公开监督办公室
    • 受理时间:
       
    • 工作日 08:30-11:30
      工作日 14:00-16:30
    • 办公地址:
       
    • 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士英街
      169号第三教学楼3-319室
    • 联系电话:
    • 0416-4198657
    • 传真号码:
    • 0416-4198642
    • 邮政编码:
    • 121001
    • 电子邮箱:
    • lgjwb@163.com
辽宁工业大学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第一章 发展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学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化结构、充实内涵、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强化管理、增强效益、提高质量、加快发展”的战略,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学校核心竞争力,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事业发展成绩显著。学校在2013年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列入“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支持高校。

办学规模 本科生从13753人发展到14812人;全日制研究生和工程硕士分别稳定在700人和300人左右;继续教育学生规模稳定在5600人左右。留学生从122人发展到522人,其中硕士留学生从无发展到53人。

学科建设 硕士授权点从21个发展到35个;现有工程硕士授权领域9个,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入省一流特色学科建设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被批准为省重点学科。获批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汽车及零部件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汽车零部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电动汽车驱动技术2个实验室建成省重点实验室,学校省重点实验室数量达到6个;汽车振动与噪声、汽车新材料2个省工程中心建设和运行情况良好。

教学工作 学校始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结构,申报并成功获批了“焊接技术与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建设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高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11个,省高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高校本科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优势特色专业1个。加强课程建设,建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9门。深化教学改革与研究,完成辽宁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7项;《金属材料学》等3部教材获得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省级规划教材;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加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工程,出台了《辽宁工业大学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获国家级奖项182项,省级奖项2277项,竞赛成绩在省内高校名列前茅;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竞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等竞赛中取得历史突破,均获得国家一等奖;组建大学生创新团队15个;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其中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8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60项。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教师讲课大赛和专业综合能力竞赛制度,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基地41个,近百名专业教师完成了企业实践工作,4名教师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日趋完善,考试方法改革和题库建设已见成效,教学改革取得可喜成果,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科学研究 学校采取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匹配科研经费等一系列措施,注重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优秀人才培养及科技平台建设,鼓励教师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联合申报、协作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纵向科研项目的数量、层次和进款稳步增长,先后承担纵向科研项目25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1项,省部级项目123项;横向科研项目322项。科技进款总额5862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4项,市级以上科技奖励62项。发表三大检索论文1046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31篇。获得各项专利351项,其中发明专利59项。学校在2015年全球大学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中排名167,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进入中国大学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百强(第79名、第67名)。

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按学科发展需要引进人才,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全面整合人才资源为目标,坚持自主培养、引进与稳定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五年间,学校自筹专项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优越的政策条件引进博士54人,在职培养博士30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由89人增加到173人,具有硕士学位人员由404人增加到49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员达到46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4.3%。其中,正高级129人,占15%;副高级338人,占39.3%。

科技产业 学校科技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园区企业已经由“十二五”初期的7家发展到88家,其中毕业企业15家,孵化期内的企业73家,累计完成产值4.42亿元,较“十一五”时期的1.95亿元增加了127%。园区企业辽宁维森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成功上市。科技园获批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省中小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办学条件 校园占地由61.4万平方米增加到6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由34.8万平方米增加到43.6万平方米;教学及行政用房面积由21.4万平方米增加到26.8万平方米。建成工程训练中心6万平方米,图书信息楼3.7万平方米,学生公寓4.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由9760万元增加到19694万元;馆藏图书由97万册增加到118万册,数字化图书资源量达32321GB。学校水电暖、道路、校园网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及修缮工作有计划推进,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精神文明 学校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学校被辽宁省评为“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平安校园”“卫生信誉度A级单位”,被锦州市评为“平安锦州建设先进单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和“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存在问题 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科建设整体水平不高,缺乏高水平学科领军人物,团队建设力度不够;二是学科专业间师资数量及水平分布不均衡,学历结构不合理;三是整体学术水平不高,标志性科研成果较少,成果转化能力不强;四是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治理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五是大学精神彰显不够,校园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发展环境

国家层面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高等教育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窗口期,也处于调整促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国家以“四个全面”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实施了“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抢抓科学发展的重大机遇,必将大有可为。

区域层面 国家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正迎来经济再腾飞的良好契机,我校一直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经济的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学校的改革发展也将面临巨大挑战。

学校层面 教育部推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以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为突破口,形成一批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先进技术转移应用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这对于地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地方高校转变办学思路、科学发展创造了机遇。另一方面,我省对高等学校实施“绩效型”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推动财政拨款逐步从“投入型”向“绩效型”转变,加之我校地处辽西,基础比较薄弱,资源有限,学校的未来发展必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加严峻的形势。因此,我们必须科学谋划“十三五”的发展蓝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凝心聚力,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

第二章 发展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学校改革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战略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升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大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持续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与治理体系,不断推进信息化和校园文化建设,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二、发展定位与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与定位

建设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主要服务面向,立足辽宁、辐射全国;具有较强办学优势和鲜明办学特色的省内一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2.具体发展目标与定位

——优化学科结构布局,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构建以工科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为学科优势,以对接信息、汽车产业集群为专业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布局。争取获得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新增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专业建设,构建具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社会责任感,掌握扎实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引进与培养并重,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构建稳定、吸引、会聚、激活人才的良好环境;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提升教师科研理念和科研意识,形成一定数量的一流学术方向和协同创新科研团队,提高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形成一批标志性高水平科研成果,引领学科发展,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构建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形成以学校章程为统领的、较为科学、先进、完善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与一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办学资源配置得到不断优化,管理更加高效,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学校管理水平全方位提升。

3.主要发展指标:

类别

主要项目

指标

办 学

规 模

本科生规模

硕士研究生规模

留学生规模

16000人

1200人

800人

学 科

建 设

省一流建设学科

国家学科评估同层次高校排名前百分之五十的学科

专业学位授权点

国家级科技平台

3个

2个

13个

1个

教 学 改

革 与 内

涵 建 设

国家级示范专业

省级示范专业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省级优秀教材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奖励

3个

10个

1门

2个

1个

3项

1项

6部

300项

科 技 创

新 与 成

果 转 化

国家级科技奖励

省部级科技奖励

国家级科研项目(含教育部社科基金)

授权发明专利

高被引论文

1项

25项

60项

200项

25篇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青年长江学者等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百人层次人选

辽宁省教学名师

新增博士学位教师

行业、企业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兼职人数占专业教师比例

1~2人

2~3人

8人

7人

150人

30%

人 才 培

养 质 量

本科生就业率

本科生考研率

90%以上

15%

 

第三章 主要任务和发展举措

一、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全面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发挥工科为主的学科优势,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积极扶持和培育交叉学科,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

(一)加强学科建设。以国家和辽宁省“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加强学科建设,力争使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达到省内一流建设学科水平,2个学科在国家学科评估中进入同层次高校排名前百分之五十。

(二)加强学位点建设。整合优势学科资源,凝练学科方向,力争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积极培育和扶持新的学科增长点,优化学科布局,力争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按照国务院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加强现有硕士学位点内涵建设,提高硕士学位点的建设质量和水平。

(三)加强科技平台建设。着力加强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汽车及零部件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争取重大课题,培育重大创新成果,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建成国家级科技平台。新增2~3个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加强现有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平台的内涵建设,发挥科技平台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重要途径,以信息化和国际化为牵引,以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一)加强专业建设。以《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高中等学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指导,深入组织实施《辽宁工业大学关于推进本科教育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加强机械、材料、车辆、土木、电气、信息、化工和环境等优势专业(群)内涵建设,打造特色专业;根据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区域经济发展和我校专业群建设的需要,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设与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和大数据相关的新专业3~4个;依据专业群布局、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质量等因素,调整4~5个老专业。到2020年,本科专业保持在50个左右,新建10个以上省级示范专业,3个国家级示范专业。按照国际工程教育和新工科的理念和标准,逐步开展专业认证工作。

(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改革;落实教育国际化推进工程,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据学生学习基础、就业意向等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开展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到2020年,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专业数量达到10个以上。

(三)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素质、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构建具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项目驱动、案例驱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在部分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建立内容丰富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进一步深化考试方法改革,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考查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综合评价,建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的评价方法。到2020年,省级各类精品课程达到40门,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省级优秀教材6部。

(四)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建立校内外相结合的实习实训体系,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创新创业教育等教学环节中的作用,探索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践育人模式。到2020年,新建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3~4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2个。坚持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质量标准,夯实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内容,要把教师的工程研发项目、行业企业的实际问题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内容融合到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五)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强专业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形成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系列实验;充分发挥实验设备资源优势,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开发新的实验项目,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项目比例,使“三性实验”学时占实验总学时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提高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完善实验室开放制度和对外服务管理机制。到2020年,新建省级示范(虚拟仿真)实验中心5个,建设国家级级示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

(六)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深入实施《辽宁工业大学关于实施二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若干意见》,强化各教学单位和教师的质量意识,落实教师和实验教师年度质量考核办法。借鉴国际工程教育的先进理念,在现有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形成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标准和校院两级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成立由校内外学者、企业工程师和行业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的制定和评价。

(七)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完善研究生导师的考核制度;强化研究生教学过程管理,开展教学方法、手段和考试方法改革,推进精品资源课与精品教材建设。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和监控,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确保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100%。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着力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开发和设计能力;加强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提高研究生就业质量。

(八)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开展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继续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推进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和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丰富和完善校企深度融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发挥众创空间和大学科技园的作用,实现实践创新平台、创新创业培育平台和创业孵化平台“三级平台”的良好对接。到2020年,力争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奖励300项以上,省级竞赛获奖总数保持省内前列。

(九)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建立一支由专业教师、优秀校友和企业家组成的就业创业导师队伍,打造就业创业指导精品课程,为学生就业指导、职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加强就业基地建设,拓展就业市场,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选择;完善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跟踪调查及反馈制度,为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及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提供依据。坚持和完善就业工作评估机制,明确主体责任,实施任务分解、实现目标管理,提升就业质量和竞争力。到2020年,确保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考研率达到15%以上。

三、加强科学研究,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教师科研意识,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培育学术方向与创新团队,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协同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原创性、标志性高水平科技成果,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持。

(一)推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实施一流学术方向建设工程,以优秀中青年教师为学术带头人,在全校范围内,凝练10~15个学术研究方向,经过3~5年努力培养,打造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和特色的一流学术方向,引领学科发展。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对接社会需求,推动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5~8个协同创新科研团队。到2020年,把3~5个协同创新科研团队成为省内一流科技创新团队。

(二)提高科研立项的数量和层次。整合资源,汇聚人才,积极争取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立项数量的稳步上升,获国家级科研项目(含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等)60项以上,并力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或重点研发计划1项。

(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实施协同创新驱动工程,建设并发展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与产业校企联盟,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提高科学技术供给质量和水平;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建立城市研究院、校企研究院5~8个;深化校企协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完成横向科研课题进款6000万元以上,与企业联合攻克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10项以上,获授权发明专利200项以上,省部级科技奖励25项以上,力争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项。

(四)加强学术探索与学术交流。提高学校学术水平与学术影响力,发表期刊检索论文与中文重要核心期刊论文总量年均增长15~20%,其中高被引(ESI)论文年均5篇以上,保持在中国大学ESI排名榜的百强地位。引导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修和学术交流,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或从事教学工作,积极主办或承办高水平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发挥学报在学校教学、科研及信息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学报影响因子和办刊质量。

(五)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进一步明确大学科技园定位,健全科技园功能,加强制度建设和企业化规范管理,为教师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平台和优质服务;打造一流的创业孵化平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到2020年,孵化科技类企业50家,孵化学生创业企业1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不断提高驻园企业的科技水平,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四、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坚持以思想观念转变为先导,以政策激励为抓手,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首要,以结构优化和素质能力提升为重点,全面深化师资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一)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力度。建立和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的相关政策,不遗余力地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结合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学术方向建设工作,以全职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引进1~2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青年长江学者等2~3人,培养具有省级以上人才称号的中青年优秀人才30名左右。努力提高教师队伍博士学位比例,引进博士毕业生120人,培养青年教师获得博士学位30人。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逐步提高工程实践类教师的比例,聘请行业、企业和实务部门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到校兼职,兼职教师人数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30%左右

(二)完善教师能力提升机制。完善教师访问进修制度,设立专项资金,使教师进修、交流和访问制度化、常态化,选送30名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访问、合作研究;选送20名重要基础课骨干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访学、进修;坚持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完善主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教师讲课大赛制度、教师信息化大赛制度、专业综合能力竞赛制度、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和实验教师能力提升制度,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坚持和完善青年教师助课制度、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制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发展。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新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宣传,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培育重德养德良好风尚;健全师德考核,注重师德激励,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引导教师提升精神境界;完善师德表彰奖励制度,强化师德监督,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岗位考核、评奖评优的首要条件,发挥制度规范约束惩处作用。

(四)完善教师岗位考核与管理办法。按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要求,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合理设置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聘用程序、工作任务,不断完善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办法。建立以能力水平和业绩贡献为导向的、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岗位聘用、津贴分配、奖励的重要依据。在职称评聘、等级晋升、人才项目申报等方面,加大对优秀中青年教师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激励中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五、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发展国际合作办学

实施教育国际化推进工程,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扩大留学生办学规模,加大国家公派留学工作力度,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人才,服务“人才强校”战略,全面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一)大力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项目。组织实施教育国际化推进工程,巩固和拓展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交流,新增3~6个知名国外合作院校,拓展国际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学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合作交流质量。在现有国际学分转移项目的基础上,增加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和日本等学分转移项目4~6个,每年派出学分转移项目学生15名;力争建成一个国家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契机,进一步巩固我校“一带一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积极寻求与“一带一路”国家高校及教育机构的合作机会,建立2~3个“一带一路”校际合作项目。

(二)积极组织开展公派研究生项目。设立学校硕士研究生海外研修项目专项基金,加强与海外各友好学校的合作,每年选派10名优秀硕士研究生到国外知名大学进行研修学习;组织开展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派工作,依托国家公派项目,选派10名优秀硕士研究生到国外攻读博士学位。

(三)进一步加强留学生教育。到2020年,在校留学生总体规模达到800人,其中学历生占75%以上,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达到30名。逐步扩大生源国数量,由现有的30个国家增加到50个国家以上,提高学校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改革留学生培养模式,扩大各专业招生数量,提高培养质量,实现留学生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六、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引导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探索因势施教、因群施教、因业施教、因人施教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下的一元主导、多样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培育和打造有影响力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项目。

(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育人机制。强化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首要职责,大力推进任课教师在学生培养各个环节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参与、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业、生活、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深入推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三)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大力倡导“勤学进取,严谨求实”的学风,制定系统的实施方案,加强学风建设工作指导,优化学生自我教育途径和机制、提升学风建设整体效果,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四)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深化工作考核,落实工作责任制,完善学院学生工作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建设,切实发挥考核工作的激励作用。通过全面落实《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各项要求,完善辅导员的考核体系,建设职业化、专业化的学生工作队伍。

七、改善办学条件,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校园信息化工程,建设数字化、智能化校园;提高教职员工服务意识,营造以学生为本、全方位育人的浓厚氛围,建设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和教师教书育人的优质校园环境。

(一)加强校园基本建设。完成校园整体规划,作为今后校园建设的总体依据。以改善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和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为出发点,充分整合资源,改扩建学生食堂,建设20000平方米大学生综合服务中心;建设15000平方米综合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满足师生体育文化活动需求;建设15000平方米现代化国际交流中心,满足教育国际化和留学生规模扩大的需要。

(二)实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工程。科学制定并分步实施智慧校园总体规划,全面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建立共享机制,统筹建设各类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动管理平台与资源平台的深入应用与协同发展;发挥信息化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引领作用,加快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完善公共信息应用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行政办公和业务流程网络化、资产管理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化及后勤管理智能化,实现决策支持科学化、管理过程精细化,不断提高管理效能。

(三)加强图书馆建设。改进管理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优化岗位和人员结构,提升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为学校广大师生科研、教学、学习提供优质服务。加强智能化、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信息存储数字化、传输手段网络化、管理控制智能化,建设现代化、个性化的数据服务中心和知识发现服务系统。加强资源建设,围绕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优化资源建设方案,加强数字文献资源和开放获取资源建设,逐步调整数字资源和纸质资源的比例,努力建设集学习研究、信息发现、知识交流与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省内一流现代化新型图书馆。

(四)建设安全文明和谐校园。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加大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持续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做好校园基础设施维护修缮工作,进一步推进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倡导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不断改善校园环境。继续做好广大师生健康管理与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保障师生身心健康。

八、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以《辽宁工业大学章程》为统领,加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提高学校制度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推进学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的议事规则,明确决策内容,健全决策程序,提高决策效率。进一步加强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建设,优化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生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推进党务、校务公开,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行使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充分调动和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干部的重要作用,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二)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完善管理服务流程和规则,加强职能部门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相互支撑、协调统一、运行有效的规章制度体系,夯实学校依法治校的制度基础。加强校院二级管理体系建设,坚持和完善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不断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提升学院学术自由度和民主管理水平。增强师生员工依法依规办事的自觉意识,提高制度执行力。

九、加强大学文化建设,营造有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总体设计,提升学校文化品质,突出文化育人功能,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彰显学校办学理念,打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一)制订并实施学校文化建设纲要。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在提高学校育人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辽工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结合学校发展历史及文化现状,制订并实施《辽宁工业大学文化建设纲要》,明确学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建设目标与主要任务、主要内容与实施措施,提高辽工大文化建设的可操作性和条件保障。

(二)凝练并弘扬辽工大精神。以《辽宁工业大学文化建设纲要》的实施为契机,以校训“砺器悟道”为学校精神的核心内容,凝练辽工大精神;加强全校师生员工对辽工大精神的情感认同,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传承弘扬辽工大精神;构建境界高雅、底蕴深厚、和谐向上、特色鲜明的辽工大精神文化。

(三)改进并加强学校道德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道德文化建设,规划学校中长期的道德文化建设方案。以师德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提升全校教职员工的道德文化素养;完善教职员工的道德规范,建立师德标兵等先进典型的评审机制与标准,树立教师的知识权威和道德表率形象。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道德文化实践活动,通过课内外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道德文化教育;充分发挥道德楷模对大学生的引领作用,为学生树立敬业奉献的道德标杆;以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学生道德文化教育为依托,创造有利于学校发展的道德文化环境。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评价机制改革,构建“三全育人”模式。

(四)注重并加强学校典仪文化建设。以学校精神文化为指导,规范升国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位授予仪式、颁奖仪式、校庆等活动的程序和礼仪,寓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和育人功能于其中,建设庄严、隆重、富有内涵的仪式文化。

(五)完善并强化文化载体和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学校的视觉识别系统,拓展校园文化宣传载体,加强学校对内外宣传;结合校园规划,合理布局校园人文景观,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与学校精神文化相匹配的文化景观、文化设施、文化阵地建设;增加景观雕塑、文化长廊、主题园地等文化设施,加强实验室和学校楼宇的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内涵,构建场所文化。

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紧紧围绕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大力实施党建创新工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落实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全体党员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实现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提供思想保证。

(二)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领导班子,不断增强党委班子总揽全局、破解难题和依法治校的能力。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的议事决策制度,提高决策水平。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强干部培训、管理、考核与监督工作,提高干部履职尽责能力。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建立完善创先争优长效机制。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化水平。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加强党员教育,积极探索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有效办法,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努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审计,完善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用好监督执纪问责的“四种形态”,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第四章 保障措施和落实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党委全面负责“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与评估领导工作,并负责校院两级发展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估工作,各学院应明确专门人员或机构负责本学院发展规划的实施与检查。

学校党政各部门、直属各单位、各学院应按规划确立的目标和任务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扎实工作,不断改进,务求取得实效。各部门、单位负责人为规划制定、实施、监督的第一责任人。

二、健全规划体系

建立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有机结合的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体系,以规划的建设目标与发展思路切实指导学校各部门、各方面的工作。各部门和单位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及辽宁省“十三五”发展规划,围绕学校“十三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制定各自的发展规划。由分管校领导牵头负责,带领相关职能部处制定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十三五”专项规划。由各学院院长牵头负责制定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三、实施监督评估

为确保“十三五”发展规划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学校将加强规划执行的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落实追踪问责。学校按期初(2016年)、期中(2018年)和期末(2020年)三阶段组织有关部门对各项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通过获得的信息和数据,与规划指标对比,进行偏差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对策建议,并对规划执行情况做出评估,必要时委托第三方机构评估,形成评估报告。

学校党委会根据专项评估报告的建议,督促学校各部门和各学院改进工作,并就涉及学校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项研究,提出改革措施,破解发展难题,推进学校发展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依实际情况决定对学校发展规划的适时调整,确保其取得成效。

四、强化资源资金保障

优化统筹校内资源。围绕规划目标,科学分配预算,调整支出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建立重大项目专项基金,集中资源,确保重大计划和工程与改革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大对人才培养和队伍发展的投入力度,保证教职工待遇提高。加强预算控制和财务管理,建立预算制订、实施、评价体系和年终财务投入产出效益分析制度,促进各类资金资源的有效利用。

开源节流。勤俭办学,节约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资源吸纳体制,争取政府支持,健全校内各类资源的科学配置机制。支持校办产业发展,提高继续教育办学效益,发挥教育基金会作用,充分利用好学校自身的教育、科技、校友资源,提升资金筹措能力、管理能力、运作能力,为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