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息公开 >> 公开目录 >> 党政办公室 >> 正文
  • 信息公开申请

    • 部门名称:
       
    • 辽宁工业大学
      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
    • 受理时间:
       
    • 工作日 08:30-11:30
      工作日 14:00-16:30
    • 办公地址:
       
    • 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士英街
      169号第三教学楼3-407室
    • 联系电话:
    • 0416-4198417
    • 传真号码:
    • 0416-4198642
    • 邮政编码:
    • 121001
    • 电子邮箱:
    • lgdxxgkb@163.com
  • 信息公开监督

    • 监督部门:
       
    • 辽宁工业大学
      信息公开监督办公室
    • 受理时间:
       
    • 工作日 08:30-11:30
      工作日 14:00-16:30
    • 办公地址:
       
    • 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士英街
      169号第三教学楼3-319室
    • 联系电话:
    • 0416-4198657
    • 传真号码:
    • 0416-4198642
    • 邮政编码:
    • 121001
    • 电子邮箱:
    • lgjwb@163.com
辽宁工业大学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为指导未来五至十年特别是“十二五”时期学校建设与发展,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发展建设实际,在科学分析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特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简要回顾

    “十一五”期间,学校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抓住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机遇,坚持“提高质量,充实内涵,突出特色,加快发展”的战略,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可喜成绩,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办学规模 “十一五”期间在校生规模,本科生从10452人发展到13753人;研究生从353人发展到682人;高职专科从2003年开始招生,在校生发展到现在的1668人;继续教育学生规模稳定在5600人左右。留学生从期初不足10名的短期培训生,发展到期末的本科生、汉语培训生122人。

    学科建设 “十一五”期间,硕士授权点从16个发展到21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从4个发展到9个,21个专业取得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权。材料物理与化学被辽宁省教育厅批准为“一流学科计划”立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被批准为“特色突出计划”立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被中共辽宁省宣传部确定为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学科;汽车新材料、汽车工程、光伏材料、电动汽车驱动技术4个实验室建成省重点实验室;汽车材料与工程、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和现代制造技术3个实验室建成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汽车振动与噪声、汽车新材料2个工程中心建成省工程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成为省高校重点学科领域研究生培养基地;汽车与交通工程被确定为辽宁省汽车制造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教学工作 “十一五”期间,学校新增9个本科专业;3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6个专业被评为辽宁省特色专业;3个实验中心成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门课程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程;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15项,省级教改立项10项,省级精品教材3部,省教学团队4个,省教学名师6名。评出校级精品课程27门、校级教学成果奖33项、校级教改项目60项、教材立项33项,教师出版教材33本。有847名学生在“挑战杯”等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3个本科专业的留学生教育开设了全英语授课,其中1个专业开展了与中国学生同一课堂进行教学的改革试点。各层次教学管理制度日趋完善,执行力度不断强化,教学改革取得可喜成果,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科学研究  “十一五”期间,学校实行积极的科技政策,采取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匹配科研经费等一系列措施,注重创新团队建设、优秀人才培养及科技平台建设,鼓励教师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联合申报、协作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纵向科研项目的层次、数量和进款稳步增长,先后承担纵向科研项目200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63项;横向科研项目660多项。科技进款20482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项,市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50篇,进入三大检索233篇。获得各项专利22项。2个科技团队被评为省级创新团队。科技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培育重大科技成果创造了良好条件。

    师资队伍 “十一五”期间,在充分考虑人力资源成本的前提下,结合我校实际,坚持按学科发展的需要引进人才;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全面整合人才资源为目标,坚持自主培养、引进与稳定现有人才相结合的人才战略。以人力资源市场供需为杠杆,结合我校人力资源的实际状况,使我校的人才流动率趋于合理。按照“经营大学”的理念,参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前提下,积极推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合理构建师资队伍结构。五年间,先后接收硕士以上学位人员9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由期初的330人增加到期末的483人,增加了46.36%。共有446人参加了骨干教师进修班、国内外访问学者、学历学位进修班、岗前培训、教育技术培训。完善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优劳优酬的分配办法,形成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奖励机制,对吸引、稳定和激励教师安心乐教起到了重要作用。师资队伍结构明显改善,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由期初的337人增加到期末的41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4.5%。

    对外交流 “十一五”期间,国际交流与合作稳步推进。与加拿大、美国、德国、英国、斯洛文尼亚、比利时、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高等学校建立的校际合作关系不断取得进展。与美国东肯塔基大学、韩国蔚山大学、韩国东义大学和日本西日本工业大学互派留学生,与英国龙比亚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合作,建立2+2、3+1联合培养模式。先后送出50名学生到国外留学,派出44名教师访问、合作研究、进修学习。先后聘请68名外籍教师,51名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或做兼职教授,开展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留学生教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本科留学生教育经过近三年发展,招生规模达到了60多人,累计招生各类留学生290名,教学管理日益规范并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科技产业 积极培育和发展校办科技产业。2009年学校成立了辽宁工业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目前公司代表学校管理的企业达到七家。校办科技产业步入了规范化的运行轨道。“十一五”期间,校办科技产业共完成产值1.95亿元,实现利润1689万元,上缴税金850万元,取得我校校办产业的历史性突破。大学科技园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大学科技园。

    办学条件 “十一五”期间,校园占地由59.7万平方米增加到61.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由28.9万平方米增加到34.8万平方米,教学及行政用房面积由16.2万平方米增加到21.4万平方米。完成学生公寓、学生浴池、开水房建设等工程1.88万平方米,图书馆改造工程0.9万平方米,建设综合信息大楼3.67万平方米,辽工东苑二期职工住宅9.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由7250万元增加到9760万元;馆藏图书由80万册增加到97万册,数字化图书资源量达一千多万兆;学校水电暖、道路、校园网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及修缮工作有计划推进,校园环境建设扎实开展,校园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

    精神文明 “十一五”期间,学校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学校被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评为“文明单位标兵”,被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辽宁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辽宁省平安校园”、“辽宁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并先后获“锦州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锦州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十一五”期间,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工作中依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尚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仍然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学科学术优势不够突出、教育教学改革不够深入、队伍建设不够完善、管理服务工作不够缜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等问题,有待在未来工作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规划和到2020年教育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工作方针与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突出办学特色和优势为重点,以提升科技水平为依托,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支撑,以科学化管理和全面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加快发展节奏和前进步伐,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努力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宽厚专业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工作方针:优化结构、充实内涵、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强化管理、增强效益、提高质量、加快发展。

    总体目标:到2020年,构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开放度高、影响力强、效益显著的办学格局;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明显区域优势;拥有若干国家级标志性成果。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

    (二)“十二五”期间主要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

    规模、层次  到“十二五”末期,普通本专科生达到16000人(含高职学生1000人);硕士研究生达到1600人,其中全日制学术型1000人,全日制专业型200人,在职专业型400人;成人教育学生稳定在6000人左右;留学本科生、研究生等达到300人。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力争实现博士生培养零的突破。 

    学科、专业  “十二五”期间,着力建设光伏材料及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并力争列入辽宁省“高校重大学科平台建设工程”;重点建设省“一流学科计划”立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力争使其整体水平进入国内一流,为“十三五”期间冲击国家重点学科奠定基础;重点建设省“特色突出计划”立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使其整体水平达到省内一流,力争进入省“一流学科计划”立项学科;巩固和发展特色学科——车辆工程,使其整体水平达到省内一流,力争进入省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重点培育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交通与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一批博士点支撑学科,力争建成2—3个省级一流学科和特色学科;巩固、发展并不断加强现有9个科技平台内涵建设,切实提升其承担科研任务、培育科技成果的能力和水平。争取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2—3个。通过学科平台建设,汇集学术大师、培养尖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引进高端人才3-5名,培养能够冲击院士的高端人才1—2名,新增省级创新团队3—4个。

    继续加强现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重点建设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一级学科硕士点。继续加大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与申报工作力度,力争在5年内使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达到10—11个,二级学科点达到43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达到10—13个;省级优秀硕士论文不断取得新突破。积极创造申报条件,力争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

    在未来五到十年,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材料、控制、机械为优势,以汽车和光伏技术为特色的学科学术体系,形成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等多学科门类交叉渗透、有机融合、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学科建设格局。

    教学工作  “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作按照“拓展平台,夯实基础,强化实践,突出特色”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加强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重点教材建设、优秀教改成果建设、实践能力工程建设、创新教育工程建设、质量监控工程建设;巩固传统优势专业,重视发展特色专业,实现质量、规模、效益协调发展,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到“十二五”末,力争建立省教学团队4个;新增国家特色专业3个、省特色专业5个;新增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建设校级精品课30门、省级精品课10门,力争国家级精品课建设实现新突破。资助出版具有我校专业特色的教材30部,争取获得省级优秀教材5部。教学工作达到省内一流水平。

    科学研究与科技产业 本着科研为教学服务、为学科建设服务、为辽宁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方针,明确科研发展方向,强化优势特色学科的科研能力,促进一般学科科研能力的迅速提高,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努力营造“人人重视科研,人人从事科研”的浓厚学术氛围,推动我校科研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高水平的标志性成果,为学科建设打好基础。

    完善以岗位责任管理为主的科研体制,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优势与特色,培育新的科研增长点,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形成一支学历、年龄、职称和专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队伍,建立省创新团队3—4个。全面提升我校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出,局部突破”的工作思路,抓高水平项目和奖项,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鼓励多出高水平成果。“十二五”期间力争获得国家级科研课题30项以上,其中,争取国家重大专项1项,国家基金项目每年5项;争取获得国家级奖励1—2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5项,其中二等奖以上奖励5项。力争发明专利50项以上,三大检索论文670篇;科研经费达到5亿以上。大学科技园下属公司(入园企业)扩大到50个,并建设成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5个以上具有规模的校企合作基地,年横向课题进款实现倍增。建设好现有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切实发挥其承担科研任务、培育科技成果的作用。力争科研成果转化40项以上。

    进一步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提高影响因子,发挥学报在促进学校学术交流中的传播和窗口作用。

    师资队伍  继续坚持突出拔尖人才与整体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培养培训和政策激励,努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在保证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生师比稳定在18:1以下。教职工总数控制在1300人左右,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总量1040左右。专任教师和科研人员编制数达到1000左右。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所占比例稳定在54%左右,其中教授14%(127人),副教授40%(362人),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岗位结构比例掌握在1.4:4:3:1.6。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75%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25%以上。教师中具有非本校学历的教师比例稳定在90%左右。

    到2015年,以一级硕士点学科为依托,建立10个以上稳定的学科梯队。着力培养一批在专业、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学术骨干梯队,在此基础上,争取培养并进入省杰出青年学者计划20人;高校优秀科技人才计划5人;特聘教授支持计划5人;高校攀登学者支持计划1—2人。同时引进或培养10名以上省内知名的专家学者或教学名师, 50名左右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国际交流  紧紧围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力争到“十二五”末期,留学生规模达到300人以上,硕士留学生教育取得突破。健全和完善留学生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保证留学生培养质量。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领域,丰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内容,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办学程度,增强学校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办学条件  继续坚持“重点建设、发挥优势、增强特色、持续发展”的建设思路,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提升和优化硬件条件和校园环境,力争到“十二五”末,教学、科研、行政等设备设施能够较好满足学校事业发展要求;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继续改善;努力打造学术化、园林化、人性化、信息化和谐校园,为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层次社会服务、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条件保证。

    “十二五”期间,力争重点完成教学实验楼、工程实训中心等教学行政用房建设,使教学行政用房达到40万平方米以上。加强学生公寓建设,使学生宿舍面积达到生均8平方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加强图书资料建设,生均图书达到80册。加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等各类办学资源的合理配备、科学管理和有效使用,有效满足学校事业发展需要。

    精神文明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全校师生员工的政治素养、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全面启动辽宁工业大学大学文化建设工程,以“砺器悟道”的校训精神为宗旨,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切入点,创建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兼容并蓄的辽宁工业大学特色文化,形成若干品牌性的相对稳定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并以60年校庆为契机,开展爱校教育,努力建设具有育人功能和丰富学术、文化含量的高品位校园文化;建立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考核体系,推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落实、开展和普及;搭建校内信息沟通平台,有效发挥宣传阵地和媒体作用;加强对外宣传,全面制定对外宣传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力争在高层次媒体宣传有大的突破,不断扩大学校影响,塑造学校良好形象,努力提高学校知名度;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的创建活动;切实加强思想理论建设、道德建设、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努力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三、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和发展任务的主要措施

    (一)落实学科牵动战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努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在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科学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并组织实施近期及中长期学科发展规划。按照“突出重点、凸显特色、提高层次、充实内涵、优化结构、协调发展”的方针,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才基地、硕士和博士学位点建设等为载体,重点打造优势学科、培育特色学科,积极扶持主干和有潜力学科、发展新的学科增长点;着力凝练学科方向,加强学科群组、学科团队和梯队建设;加强人才队伍特别是尖端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构筑人才高地;开展重点实验室培育工程,重点加强以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为核心的实验室建设,为我校构筑高水平科研平台提供保障。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管理,制定并完善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学科建设的目标责任落实到学科和专业,落实到二级教学单位和学科带头人。

    (二)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根据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与发展及地方支柱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我校的资源情况,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建立动态专业调整机制。进一步推进与辽宁地方产业集群的对接,结合我校“两双工程”的实施,根据国家光伏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与整合现有与光伏产业密切相关的本科专业。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紧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在省级以上特色专业率先实施改革,在此基础上逐步向条件成熟的专业推进。

    突出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强化“在各教学环节注重渗透工程教育”的思想,完善各类课程、各个环节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和办法。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验室的教学功能,提升实验室的建设水平,专业实验室全部达到省级合格标准。进一步建设校内工程训练中心,使其成为实验设施先进、实训项目齐全、在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工程实训中心。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加强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继续实施特色专业建设。专业建设重点由外延发展转变为内涵建设,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和新专业扶持,保持传统专业优势,形成新的强势专业,提高各专业整体竞争力。深化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试方法的改革。继续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和教材建设工程。

    大力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以优良教风和学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按照“标本兼治”的方针和“学风建设与教风建设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构建教风、学风、考风共同建设、良性互动的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从解决影响教风、学风建设的最现实、最直接、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入手,以严格规范教学工作秩序为基础,以加强师德教育和学生励志教育为抓手,不断增强广大教师“严谨治学、严格执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培育并促进学生“知学、喜学、勤学、会学”的良好习惯和行为风尚。加快推进教风、学风的进一步好转,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成才率和毕业率提供保证。

    以教风和学风建设为切入点,健全机制,强化考核。不断完善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健全校院二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主要教学环节评估制度,严格执行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细化并不断加强各教学工作环节的管理,健全和完善各教学环节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三)大力加强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科技产业

抓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科学研究提供条件和人员保证。以现有9个科技创新平台为基础,跨学院、跨学科凝练和组建能承接国家课题的较大团队。通过承接和完成高水平项目,锻炼队伍,提高学校学术水平。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在原有的优势学科、优势技术领域内选择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进行突破。支持多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好一批有辽宁工业大学特色的科技创新平台。为学校今后各项科技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意识,提高科技创新与科技开发能力。扶持和培养具有承接重大横向课题能力的团队。大力发展工程应用技术,提倡应用开发研究,促进校企联合,积极开展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工作,解决地方经济中的技术难题和关键问题,同时做好科技产品的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工作,选择一批有市场前景、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成果到企业进行转化,使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扩大国内外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途径,提高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的层次与水平。针对我校优势研究领域重点推进与国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和高校的项目合作研究。积极支持教师参加重要的国际性科学活动,全方位提高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深化科技管理和学术评估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科技运行机制。结合我校科技队伍特点,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尤其对我校学科建设有重要作用的、具有稳定学术方向、结构合理、成果突出的优秀科研团队,在建设资金投入、个人专业职务聘任等方面予以倾斜。

    (四)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根据学科和专业建设需要,有计划地接收具有博士学位或本学科最高学位的毕业生补充教师队伍,并采取措施吸引国内外重点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人才,补充我校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人才总量缺口;建立柔性引进机制,针对社会人力资源,设立专项经费,按不同学科、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外聘高水平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优秀人才到我校进行定期讲学、学术交流、合作科研和共同指导研究生;充分利用流动编制,择优聘用合同制教师,以适应教学工作需要;积极推进人力资源整合,对于普适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建立人力资源共享机制;完善兼职教师制度,根据教学需要,聘请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素养的人员作兼职教师;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对现有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充实、调整、提高,建立一支与提高教学质量和科技水平相适应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立并落实授课教师指导实验制度。

    加大学科梯队、骨干教师队伍和创新团队的建设力度。根据学科建设需要,调整或制定新的人才政策,加大力度引进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对急需引进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办理;根据省关于创新团队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以及我校学科发展建设的实际,加大创新团队配套人才的引进;细化并严格执行各个学科及骨干专业的人才队伍规划,确保引进学科的人才起作用、梯队建设有储备、研究方向有拓展。

    加强教育和培训工作。大力开展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在评优评先、职务晋升、岗位聘用上突出师德方面的内容,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积极开展培训工作。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通过学位提升、学者访问、高级研修、岗前培训、合作交流等途径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在现代教育技术、双语教学、实践教学能力等方面得到明显增强。

    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环境,创新人才集聚机制,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创造潜能的环境与氛围。努力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合理的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机制。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和不同岗位层次和类别的要求,制定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教师工作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定期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岗位聘用、津贴分配、奖励的重要依据。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真正做到重实绩、重贡献,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完善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优劳优酬的分配办法,形成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奖励机制。发挥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机制留人的合力,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五)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提高办学的国际化程度

    引进国外优质智力资源,促进实质性的中外科研技术合作与交流,为学科建设、博士点建设、科技产业发展与提升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充分运用国家资助、国外资助项目,促进教师出国讲学、合作科研、进修与培训。调整和优化国际合作布局,扩大国际学分转移规模,努力为在校学生提供更为方便可行的国外大学提高与深造的机会。争取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吸引更多世界高水平专家学者来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努力完善留学生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留学生招生与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发展研究生层次留学生教育。广泛开辟招生渠道,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提高学位留学生比例。加强留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

    (六)巩固和发展多层次办学,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探索各类研究生培养管理模式,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制度,加强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研究出台新的导师遴选、考核和淘汰办法,不断提高导师队伍整体水平,保证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加快光伏学院发展建设步伐,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加强研究和探索,科学论证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并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培养层次。继续加强软件学院相关专业调整和内涵建设,完善专业培养计划,突出技能教育,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稳定办学规模,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实现质量和效益双丰收。

    (七)加强学生教育和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学生生涯发展教育为主线,以阶段性的主题教育活动为重要抓手,努力构建集培养、教育、管理、服务和发展五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积极营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工作氛围。

    进一步推进学风建设、学生党员组织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网络思想教育平台建设、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实施辅导员队伍素质提升计划、辅导员与学生谈心交心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大学生典型培育计划、大学生生涯辅导计划。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努力培育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科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断增强实践本领。强化身心素质,加强生理与心理素质教育,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突出健全人格、阳光心态的培养。全力做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学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

    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深化工作考核,落实工作责任制,完善学院学生工作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着眼现实问题、突出考核重点,切实发挥考核工作的激励作用。完善辅导员的考核体系,并将考核体系纳入学校教师工作考评的整体框架,将定量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将岗位聘任、津贴标准和职称晋升有机结合。

    (八)加强办学经费筹措,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优化办学资源配置和管理,加强资产设备管理,优化后勤管理和服务,挖掘现有资源潜力,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继续加强教学、实验用房和学生公寓等条件建设,不断满足办学和发展需要;制定并落实节能降耗、增收节支的措施和办法。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积极推进校园信息化、数字化进程;组织实施好校园美化、绿化和亮化工程,努力创造“舒适幽雅、安全文明”的校园生活环境。积极争取政府、社会各界的支持,大力开拓筹资渠道,多元化筹措资金,为创造良好办学环境和条件提供资金保障。

    (九)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理顺管理运行机制,提高民主管理和决策水平

    按照“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原则,加紧推进我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科学制定学校领导班子决策议事规则和程序;进一步强化学术权力,建立和完善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制度,探索教授治学的组织形式和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形成“管理层次清晰、权责具体明确、运行科学顺畅”的两级管理格局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调整管理结构,优化机关职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抓好规章制度体系建设, 强化执行力度,实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进一步加强校、院两级教代会、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教职工和学生参与校、院民主管理的积极性;进一步推行校务公开,充分尊重和保障师生员工的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的权力,确保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

    (十)加强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良好人文环境和精神动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砺器悟道”校训和“勤学进取、严谨求实”学风为基本核心理念,以学校形象标识系统建设、工作制度和道德行为规范建设、人文素质教育与科技文化活动创建为主要内容,以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为目标,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努力构建和培育具有辽工大特色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确定并组织实施校园文化重点建设项目和建设品牌,落实创建工作的各项措施和办法,切实有效发挥其育人功能和凝聚人心作用,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师德规范,加强教师思想品德和学术道德教育,大力宣传爱生、敬业、博学、创新的高尚品质,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积极营造刻苦学习的浓厚氛围和健康向上的优良学风。

    加强校内外宣传工作,创新宣传工作机制,强化新闻宣传舆论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利用校内外媒体和宣传阵地,发挥网络功能和优势,提高宣传报道的力度和深度,扩大影响面,增强辐射力,提高实效性。加强学校形象工程建设,制定并组织实施学校形象策划方案,凸显学校整体形象,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十一)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按照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的要求,着力提高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不断创新学习内容和方式,增强学习理论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实效性。继续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不断用科学发展观统一认识、解放思想、破解难题、推进工作;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战略决策能力、业务领导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能力。继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好“党委决策”与“校长负责”、“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的关系,精诚团结、通力合作,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努力把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学校科学发展,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坚强领导集体。

    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以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继续研究和创新干部选拔、聘任工作制度,切实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长效机制,确保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进一步加强干部的日常管理,深化干部考核方式改革,逐步建立干部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干部的教育和培训,不断强化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领导方法和工作艺术,增强做好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发挥干部队伍的中坚骨干作用。